Product
產品分類
conscientiously implemen
EVERY STEP
專業對待每一步
南昌市華天聚力企業營銷策劃有限公司
聯系人: 周總
手機:13698093030
地址:南昌市湖濱東路金色水岸2307室
“偉大的變革—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”持續在國家博物館展出,寒冷的天氣并沒有阻擋參觀者的腳步,在展廳里回顧40年偉大歷程,感受改革開放的溫度。
這段兩分鐘的視頻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*人“年夜飯的變遷”。
70年代桌上的春餅卷豆芽、紅薯雜糧,80年代年夜飯“標配”油炸蝦片、90年代的看家菜帶魚,作為*家庭一年當中***隆重的一頓飯,年夜飯反映了百姓生活水平。
在物質生活相對匱乏的年代,年夜飯曾是很多人一年里***盼望、***費心思的一頓飯,南昌展會設計搭建這些展柜里展出的糧票、油票、肉票,已成為記憶。
從吃得飽到吃得好,從向往大魚大肉到注重營養健康,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年夜飯已經不再是味蕾上的年度大餐,而是闔家團圓共享親情的一個儀式。
這張柱狀圖顯示,40年來,*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71元,增長到2017年的25974元,扣除物價因素,實際增長22.8倍。如今,不論是自己下廚料理一日三餐,還是下館子訂外賣,全憑喜好與心情。
青春的記憶是每一次車站別離
19歲小胡的青春,輕松而甜蜜;72歲田先生的青春,則充滿時代的厚重感。
凝視成都火車北站的老照片,田先生駐足沉思。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,他一次次在這里經歷別離,只為追尋青春夢想。
上世紀60年代,田先生作為新疆石油局一名石油工人,在遙遠的克拉瑪依工作。從成都到克拉瑪依,要先坐三天三夜的火車,中間需在陜西寶雞、甘肅蘭州分別中轉一次,再換乘兩天的汽車才能到達。
那時,田先生兩年才有一次探親假,每次別離于他而言都是巨大的煎熬?!皩嵲谑翘D難了!”雖然路途曲折,但每次離家他都要背上家鄉的大米、臘肉、豬油,“沒得辦法,那邊主食是面,我們四川人*愛吃米飯嘛!”于是,他胸前背著、肩上挑著,帶著家鄉的美食,也懷揣著濃濃的鄉情,奔赴陌生之地,奔赴青春夢想實現的地方。
從2018年12月11日到2019年1月3日,“好雨時節——見證改革開放四川四十年”南昌展會設計搭建在成都博物館一層*展廳展出。展覽內容豐富,時間有限。如果你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見證者,如果你也有青春歲月值得回味,趕緊去成博觀展吧。